
调研团队合影
10月31日,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常维山,以及副理事长王焕高一行前往山东中牧益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益邦”),开展技术指导与产业调研工作。此次调研紧扣农业农村部《饲用抗生素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要求,着重聚焦于微生态制剂产业的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专业动力。

参观中牧益邦生产车间

调研组一行在中牧益邦
中牧益邦总经理黄广峰带领核心团队予以热情接待,并陪同调研团深入位于济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生产基地。在智能化发酵车间内,调研团对乳酸菌、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制剂以及复合型功能菌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细致考察,尤其重点关注了企业在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方面的科研探索与实践应用。

参观中牧益邦实验室

参观中牧益邦实验室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常维山理事长凭借其在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动物免疫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对中牧益邦的产业布局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他指出,作为华东地区微生态制剂领域的新兴企业,中牧益邦所构建的“研发生产 — 技术服务”全链条模式,精准贴合了山东作为集约化养殖核心区域的市场需求。

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常维山
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问题,常理事长强调,中牧益邦作为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应充分依托学会的研究团队资源,加速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的研发进程并推动其实际应用,进一步拓展复合菌剂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场景。

中牧益邦黄广峰总经理和常维山教授
中牧益邦总经理黄广峰表示,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服务转型的关键阶段,常理事长的专业指导为企业明确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未来,中牧益邦将依托学会平台,深入开展菌酶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提升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企业和中小养殖主体中的市场渗透率。
此次调研成功搭建起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固桥梁。在饲料禁抗政策不断深化以及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双重推动下,这种“学术引领 + 企业转化”的合作模式,不仅将加快中牧益邦在畜禽、水产专用微生态制剂领域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为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绿色养殖转型提供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实践经验。